Obsidian 生产出一篇爆款公众号文章!

[!tip] 核心要点

  • Cursor + Claude 3.7 是强大的写作助手
  • 结合优质 prompt 可快速生成高质量文章
  • MCP 增强了信息获取能力
  • 人的角色:筛选、整合、判断

1- 💡 一、让 AI 来个标题党

[!example] AI 生成的标题示例

  • 《震惊!我用 Obsidian + AI 写出的文章,阅读量暴涨 50%!》
  • 《一个提示词的优化,让我的公众号文章起死回生》
  • 《AI 写作翻车实录:从 GG 到 666 的华丽蜕变》

2- 🤔 二、AI 写作真的靠谱吗?

[!note] 真实经历
上个月,我尝试用 AI 把自己的 Obsidian 笔记改写成公众号文章。起初的提示词非常简单:

请将笔记改写成一篇公众号文章。注意,生成的文章中保留 Obsidian 引用格式,[[xxx]]。

结果却令人失望 —— 生成的文章像流水账一样毫无吸引力,连基本的逻辑都不通顺。这次经历让我开始思考:问题出在哪里?是不是提示词太过简单了?

3- 🔍 三、AI 的头脑风暴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找来了两位 AI 助手:

  • 耿直可靠的 Kimi
  • 俏皮灵动的豆包

我给它们设定了一个任务:

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这个提示词。轮流提出修改意见,直到觉得不能再改进为止。

4- ✨ 四、惊人的实战效果

[!success] 实验结果
使用优化后的提示词生成的文章效果令人震惊:

  • 逻辑清晰,行文流畅
  • 标题极具吸引力
  • 互动性强
  • 阅读量和互动量提升 50% 以上!

5- 📝 五、AI 写作实用技巧

[!important] 核心技巧

  1. 提示词要详细:不要吝啬字数,把所有要求都清晰表达
  2. 结构很重要:明确指定文章各部分应包含的内容
  3. 风格要统一:告诉 AI 需要什么样的语言风格
  4. 多次迭代:通过多轮修改达到最佳效果
  5. 人工润色:适当加入个人独特见解

6- 🚀 六、AI 写作的未来展望

[!quote] 思考
AI 写作虽然潜力巨大,但它更应该是我们的得力助手,而不是完全的替代者。人类的创造力和独特视角永远是无可替代的。

7- 📋 七、完整提示词模板

[!tip] 收藏下方模板,助你快速上手!

请将笔记改写成一篇字数在 800 - 1500 字左右的公众号文章。

文章标题要极具吸引力,可从制造悬念、运用热点词汇、设置反差等方向来创作,如 "惊![笔记相关关键元素] 背后竟隐藏着这样的秘密"。

正文按照 "以一个有趣的问题、故事或现象作为引言,引发读者兴趣,然后详细阐述笔记重点内容,最后得出总结性的结尾" 的结构展开,且要对笔记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提炼与整合,突出关键要点。

语言风格需简洁明了,像日常和朋友聊天般直白易懂,避免复杂长句;同时要幽默风趣,可适当运用当下流行且积极健康的网络热梗、夸张手法等增添趣味性,如 "这波操作直接 666",但注意热梗的使用频率,每 300 - 500 字最多使用 1 - 2 个热梗,避免过度堆砌,确保文章自然流畅。

避免使用过于地方化的表达,例如避免使用像四川方言中 "啥子" 这类外地人较难理解的词汇,以适应更广泛的读者群体。

在文章的关键段落,如引言后、重要观点阐述处、结尾前等位置,以 "此处可插入一张[配图作用说明,如解释[相关概念] 的图片]" 这样清晰的方式提及预留配图位置。

配图风格建议选择色彩鲜艳、与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,以增强视觉吸引力,辅助读者理解内容。

配图的作用可以是增强情感共鸣、解释复杂概念,或者是作为视觉点缀,具体根据内容而定。

文章开头部分可适当提及背景信息,帮助读者快速进入主题;

结尾部分需总结全文的核心观点,并引导读者留言讨论相关话题,例如提出问题、发起投票或邀请读者分享个人经验,增强文章与读者的互动性。

在文章中,每间隔 2 - 3 段可适当插入一个如 "你猜猜这是什么?" 这样简单的互动性元素,增强读者参与感。注意段落之间使用自然流畅的过渡语句,确保文章逻辑连贯。

文章排版格式上,建议段落首行缩进 2 个字符,行距设置为 1.5 倍,生成的文章中保留 Obsidian 引用格式,[[xxx]]。

[!tip] 写在最后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收藏和转发!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AI 写作经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