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ild in Public:从真实分享到成就立体创业者

1- Build in Public:从真实分享到成就立体创业者

在当下独立开发者和创业者圈子里,“Build in Public” 近年来日渐流行。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 " 晒收入截图 ",但正如 X 上 "Luo 说不喧腾 " 的发文所阐述的,真正的 Build in Public 远不止于表面的数字展示,而是一种由内而外、由个人驱动产品品牌增长的理念,也就是我称之为 “Person-led growth”。

1.1- Build in Public 的深层意义

在和几位正打算走独立开发道路的朋友聊天时我发现,大家对 Build in Public 的理解往往停留在 " 发发收入截图 " 的程度,忽略了这一模式背后更为丰富的内容。我提出:" 标准的 Build in Public 范式 " 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:

  • 分享 small wins
    小步前进的成功值得被记录和传递,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其实正是成长的印记。

  • 分享一些失败的经历和感悟
    失败和挫折常常比成功更能引发共鸣,记录错误、总结教训,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够从每一次跌倒中汲取力量。

  • 分享你的困惑
    衷心的疑问和迷茫往往是突破的前奏,公开讨论问题能促成思维碰撞,并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建议。

  • 分享你的日常思考
    创业和开发不只是技术工作,更是一种生活的感悟。哪怕是平凡的思考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视角和成长轨迹。

  • 分享数据截屏
    真实的数据展示比任何花哨的包装都更具说服力。从数据中展现进展、改进与不足,让人看到量化的成长。

  • 分享每天/每周的计划
    计划总是行动的先导。公开任务清单和进度安排,不仅对自己是一种约束,也让观众看到你严谨而透明的工作方式。

  • 分享客户对你的评价
    客户反馈是检验产品真实价值的重要指标,展示评价能增强他人对你和产品的信任感。

  • 分享你学到的新知识
    在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中,新的经验和见解是宝贵的财富,公开这些思考可以促进知识共享。

  • 分享行之有效的策略
    每个成功背后都有可复制的经验,整理并分享那些真真切切有效的策略,能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。

  • 分享你与他人不同的看法
    拥有独到见解是创业者的重要资本,敢于展示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,不仅让你更加立体,也能激发更多讨论。

  • 分享自己新的 idea
    创新源于不停地质疑和尝试,把新的想法公之于众不仅有助于验证,也可能引来合作与改进的机会。

在这份详尽的拆解中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:Build in Public 的精髓在于用真实透明的方式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品牌,而非简单地追求话题和流量。

1.2- Person-led Growth:由内而外的品牌驱动

我特别强调,Build in Public 本质上是由个人驱动整个产品和品牌的增长,我称之为 Person-led growth。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、学习和实践直接转化为产品及品牌价值,而这一过程需要长期、持续的投入。要实现 Person-led growth,我认为你必须做到:

  • 每天发推
    坚持每天用简短而真实的文字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感悟。

  • 每天参与互动
    与社区、同行及用户不断地沟通交流,通过互动来拓宽视野和发现问题。

  • 每天结识新朋友
    真正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与更多领域的人建立联系,实现多元化的信息碰撞。

  • 学习那些比你优秀的人
    将优秀者作为榜样,不断反思和学习,补齐自身短板,从而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。

  • 帮助那些刚刚起步的人
    在成长的过程中,也别忘了扶持和引导后来者,因为互助才能共同进步。

这套方法论告诉我们,只有日复一日的真实输出和高密度互动,才能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建立起一个立体、鲜活的自我形象,从而推动产品持续走向成功。

1.3- 社区反馈与多元视角

值得一提的是,帖子发布后引起了不少业内朋友的讨论和共鸣。大家纷纷表示,单纯依靠 " 晒收入截图 " 无法完整展现一个创业者的成长轨迹;而通过分享从小成功、失败经历、困惑和日常思考,不仅能让人看见背后的艰辛,还能捕捉到难能可贵的成长信号。

部分评论还提醒大家,Build in Public 并非人人皆适用。它要求你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摒弃虚假的光鲜、靠实战说话;只有真正处在不断实战和不断学习中,才能获得来自真实环境的反馈和成长。因此,虽然这种方式在部分场景下效果显著,但你也要清楚自己的产品和定位,不能盲目模仿别人。

此外,也有评论带有调侃与自省,如有人指出:" 每天发推、每天互动,看似简单,其实内心的苦与累只有自己最清楚。" 这种调侃中透露出对真实创业状态的尊重与理解,启示我们:创业路上没有万能公式,只有不断试错和总结的过程。

1.4- 结语:真实分享,成就真正的自我

总结来看,Build in Public 绝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或 " 造网红 ",而是让你通过不断分享个人的喜悦、失败、疑问以及灵感,逐渐塑造出一个真实而多面向的创业者形象。正如我所言,当你把这些点滴沉淀下来,不仅能够促进自身成长,还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,共同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。

在数字时代,透明与真实才是最有力的名片。不论你是否愿意每天公开自己的工作状态,尝试释放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进步,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与世界的连接方式。也许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,但只要你敢于面对真实,以实战为基石,必然能收获不一样的成长和收益。

今天,你是否也准备好开始你的 Build in Public 之旅?不妨从下一条推文开始,分享你的第一个 small win……